葛玉君|立新与开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时代美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专 题 研 究
Special Research
立新与开启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时代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葛玉君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艺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既着眼于现实命题,更致力于文艺的长远发展。其不仅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化问题(古今),文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中西)关系的问题,还有一以贯之对“人民性”的强调等。这些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时代课题视域下,翻开了文艺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艺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到2016年11月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文艺领域,无论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还是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发文,在改革开放后都是罕见的。《讲话》不仅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化问题(古今),文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中西)关系的问题,还有一以贯之对“人民性”的强调等。这些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时代课题视域下,翻开了文艺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一、立新:《讲话》与文艺转向
可以说,《讲话》既从现实问题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带来了一次文艺政策上的文化转向。即对作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文艺评论的“历史方位与文化立场”的强调。
1.主题性绘画创作
《讲话》中所提到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还包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艰苦历程,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及新时期以来的诸多杰出成果。在美术领域,对这一命题的回应首先集中在主题性绘画创作及主题性展览的举办等方面。包括“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一系列重要活动与项目,以及双年展、全国美展等重要展事。本文以200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例,探讨主题性绘画创作在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
此工程选取近现代中国各历史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创作内容。其意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重新回望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和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百年艰苦历程;无论是詹建俊、叶南的《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图1),还是胡伟的《陈独秀与〈新青年〉》等创作,无不是在极具视觉审美张力的同时,对观众展开历史史实及情感上的浸润与共振,具有强大的思想性和感召力。其二,工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尤其是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商业标准过程中所出现的“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等现象的回应。如邵大箴所言“工程……将改革开放以来繁荣但略显失序、失度的中国艺术创作引领至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生活、关注现代生活、关注历史的康庄大道上来”。其三,工程也反映出,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持久地保持着建构历史的内在动力。这实际上也引发了学术史上所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语境下,如何看待或重新思考现代性的问题。正如潘公凯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看到其所凸显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特殊性,进而指出,中国的艺术创作跟社会变革紧密关联,表现为“参助的审美现代性”,这种现代性,“反过来也验证了走向现代化和现代性背后的动力可以是多元的,说明了现代性模式的非唯一性”。
图1 詹建俊 叶南《黄河大合唱唱——流亡·奋起·抗争》
布面油画 280cm×435cm,332cm×285cm,
280cm×435cm 2006年至2009年
如果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从纵向层由对近现代革命史的切入反观当下的话,那么“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双年展)则突出反映了文艺“全球化与本土化”(中西)的关系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以第八届北京双年展为例,北京双年展创办于2002年,参展国从2003年首届的45个国家到2019年第八届时增加到了113个,打破了“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国数量的世界纪录。第八届北京双年展共有595位艺术家的640件作品展出,以绘画和雕塑作品为主要形式,其中外国作品446件,中国作品194件。还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6个特展。第八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多彩世界”是指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命运”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本次展览,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出发,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反映了我们对待全球(中西)艺术的一种思路、态度与立场。其次,双年展聚焦全球艺术生态,呈现多样化的风格面貌,艺术传统;通过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展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构建。最后,进一步思考探寻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方位与全球视域内的时代方位,对我们重新反思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不言而喻。
3. 关于历史画的讨论
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出,引发了关于主题性美术创作和历史画的相关讨论。
首先,关于主题性美术创作,从1949年以来的革命历史画、20世纪90年代以来弘扬主旋律的创作,再到当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其概念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随着主题性创作规模的加大,艺术水准逐步提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持续展开。关于主题性创作的学术研究与学理建设,尤其对理论内涵的深层建设显得尤为突出。换句话说,这些工程也反过来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学理研究。其次,关于主题性绘画创作,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个体自我、微观世界,对个人成长经历的探索,远远超过对宏大历史叙述的关注。因而,主题性绘画一度发展乏力。这也导致了后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者,缺乏对历史深度的挖掘、对历史场景的共情以及对历史价值观重构的能力与动力。再其次,关于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图像叙事,核心是历史和图像的关系。主题性绘画创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既不能是对历史文字的图解,也不能是对历史文字的插图,而是和历史文献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换句话说,主题性绘画创作在用视觉图像形式塑造形象的同时,创作主体应该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能对主题进行精确提炼、对内涵进行深刻把握。最后,主题性绘画创作虽然是以写实性为主要形式,但其在变形、色彩、构图等方面,都应该寻找突破。这是因为主题性美术创作不仅面临着反映历史的使命、激发大众的任务,以及被接受者认同的共情性,更为重要的是,一幅主题性绘画成功与否,“最终要取决于审美叙事逻辑所能达到的高度。没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图像结构与语言风格,历史画便失去了历史表现力”。因而,加强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论及内涵建设,不断增强“主体性”意识,以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当下一个重要命题。
二、重塑: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可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文艺美学的继承和创新被提上重要日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转折,更预示了文艺发展的新方向。
1.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同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新的文艺政策中强调的重要一项便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再理解、再认知与再创新。“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正是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升至精神层面,而“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因此,如果文艺政策作为精神维度与物质基础之间的链接的话,那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要素之一。
2011年岁末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图2、3),正是着眼于中华文明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等众多方面;希望展示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进而创作出“中华文明史诗”级的美术作品。该工程选取150个历史题材,在时代上,从河姆渡文化、北方的仰韶彩陶文化开始,一直到公元1840年为止。该工程旨在立足中国文化立场,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华,再现中华文明历史的优秀品格与辉煌历程,进而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可以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图4),首先,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觉化处理,在反映历史发展辉煌历程的同时,通过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使其起到对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播;其次,体现了对于历史的描绘并非简单地回到历史语境,而是与时代精神相统一,从当下发展的经验去体悟,以一种共情的态度(和传统共情,和观者共情)去创作;最后,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诚如薛永年所言,该工程“具有纠正当代美术创作的偏颇的导向,偏颇既来自反传统反宏大叙事仅仅关注个人生存状态的思潮,也来自写实艺术过时论的传播,还来自市场大潮对娱乐性对视觉快感的片面追求。……因此上述美术创作工程对于美术家而言,也是一个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图2 孙韬《郑和下西洋》布面油画
480cm×670cm 2013年至2016年
图3 张伟《北魏孝文帝改革》雕塑
270cm×440cm 2016年
图4 金瑞《中华国医图》中国画
512cm×376cm 2016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美术的繁荣,需要创作来体现,也需要批评来促进。批评、策划与创作、展览之间,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融共生的关系。正是基于此,2014年5月3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重视文化软实力,就是重视文学艺术的养心、怡情、怡性的重要作用”,“文化要化人,不是化钱;艺术要养心,不是养眼;文化鉴赏要引导,不是迎合”。成立协会的目的是,把握文艺评论的方向;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另一类似的举措是,2015年3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成立,“委员会致力于把握艺术策展工作的正确导向,密切关注当代文艺发展实践,提升艺术策展的引导力和战斗力,努力完善艺术策展制度”,“策展委员会的成立……可以对中国策展制度进行统筹谋划,规范艺术策展专业,营造健康的艺术发展环境”。换言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的成立,从制度上进一步保证了文艺评论的引领性、有效性与协调性,展览策划的规范性、系统性以及对艺术生态的健康营造。随即,各省也逐步设立评论家协会与策展委员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全国专业艺术高校如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设立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将文艺评论引入学院,引入学科建设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将“美术评论”由在“史、论、评”范畴内讨论,逐步转变为从“史论”、“策展”与“评论”的维度关系中展开,进而形成史论、策展、评论相促共构的新型学科架构。如果说相对于“史论”侧重于艺术史实及基础理论的历史性研究;“策展”注重进入艺术现场,具有强烈的“当下”属性;“评论”则是对艺术现场与时代关联的梳理与研判,同时具有某种导向性、立场性乃至历史主动性的话语建构。美术院校中的“美术评论”,也势必要加强对图像文本、形式分析等倾向的重视,进而形成具有视觉特征且强调本土性的美术评论。一方面,起到对20世纪以来西方话语主导下,中国传统美术评价体系式微的反驳;另一方面,也是“中华传统美术批评术语”与“当下美术发展现状”及“前沿领域”的某种相互激活,具有明确的时代切入感与价值导向性。
3. 重返中国的讨论
基于上述情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美育精神,关于文人画统系等命题的讨论也逐步兴起,进而体现为对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上。《美术》杂志率先推出“笔谈中国美术的自觉与主体精神”。同时举行“重返中国——21世纪中国绘画价值取向研讨会”,就中国传统绘画于当今所遭遇的境地、外来文化对其造成的历史影响,以及在全球化艺术的冲击下,中国绘画又将处于何种文化语境及中国文化价值观该如何回归等问题展开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指出“在当今国画繁荣的背后,潜伏着一种‘文化内涵虚脱化’或‘文化断代’的病症,希望国画家们能够有一种承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和一种对于国画‘文化虚脱’的忧患意识”。可见,会议的举办既有宏观的发展思考,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就“中国绘画的价值取向”方面,有学者“立足本土绘画,强调了文化自觉性与民族认同感对于重返中国传统绘画价值观的重要性,从文化意识层面挖掘中国绘画的价值取向”,也有学者“将中国绘画价值观的回归问题提升至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论这一更深层次的领域进行解读”。但是,所谓“重返”,并不等于回到过去,而是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氛围中,对传统绘画价值作出新的研判与阐释。
2018年9月11日,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就“如何构建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从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等方面进行讨论。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建构,其一,要深化跨文化境域中的文化主体意识;其二,要构建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文化互动共生的新格局;其三,在商品经济时代,不断深化人文关怀。也有学者指出问题,“在信息时代、图像时代迅速到来的文化情景中,美术形式语言和形象语言探索显得乏力;在越来越频繁的全球文化碰撞与激荡的条件下,中国当代美术话语意识还不够充分”。正如范迪安在题为《把握正确价值判断,建构中国话语主体》的发言中所述,“今天找准话语的文化坐标,由此来彰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已经十分迫切。从美术理论建设角度上,首先要解决好价值判断的问题,然后努力建构中国话语主体”。
三、开启:文艺的中国式现代化
文艺的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在诸多方面,如文化立场、文艺创作、文化传播、文艺普及、文艺教育等。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文艺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一个发展的趋势。从学科意义上来讲,就是为未来建造出一个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就是“文艺的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到美术领域,下文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美育、美术发展的3件事作为引子,从“弘扬美育精神,塑造美好心灵”“提倡学科融合,服务社会发展”“铸就时代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三个方面,讨论美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作用升维”。
1.弘扬美育精神
2018年8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指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因为,回答好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华民族在5000年文明历史中,形成了优秀的美育传统。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当下有条件也有必要实现美育理想。其次,美育可以引导人的生命不断成长,完善人的个性化教育。因而,不仅要加强学校美育建设,重视家庭美育,全社会更要倡导美育,把文化和艺术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后,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大力开展以美育为导向的艺术教育课程和文化艺术活动,从根本上扭转艺术教育中的功利化、工具化、技术化倾向。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近年来,它将美育工作纳入“新百年”战略,并将其作为学校“十四五”及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加以推进,进而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一套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具有引领意义的“央美方案”。
2. 提倡学科融合
202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参观了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考察,对美术学科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首先,服务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要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要求。近些年来,美术学科参与了大批服务社会的项目。其次,赋能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美术学科积极以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为切入点,着眼村庄规划、人居环境美化等,传播非遗文化,助力乡村美育。最后,助力新兴产业。高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了实验性与探索性。在今天,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艺术学科发展以期运用全球视野、学科融合、标准升维等组合策略来参与到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之中。
3. 铸就时代经典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中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回信”精神可从三个方面深入解读。
第一,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引领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创造经典力作。第二,倡导美术馆、博物馆积极发掘和典藏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质量艺术作品。第三,积极推进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不仅做好学术研究的策划,展陈设计的规划,更要做好公教释展工作——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架起相互融洽沟通的桥梁。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宣教功能,做好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
总之,在新时代,美术进入一个参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层级,而美术的界限也更为宽广与开放。不仅具有美术教育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还要强化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更要扭转审美的功利化倾向;在学科发展方面,既要参与服务社会的重大项目,也要积极赋能乡村振兴,更要参与到前沿科技的融合发展中来;在铸就时代经典方面,既要创造经典力作,也要发现高质量作品,更要发挥公共文化宣传教育功能。这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美术发展的一个描述,更是未来美术发展前进的路径。
结 语
Innovation and Beginning:
New-Era Ar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Ge Yuju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have been brought to a new level a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ed a new era. The “Speech at the 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deliver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n October 2014 focused on both practical issues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talked about the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 ancient and modern perspecti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a China and west perspective), and emphasized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These issues have opened a new chapter for literary and art development as China pursues its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art in the new era; chang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historical course
往期精选
代大权|致敬延安 不说再见——从“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谈起
张建宇|美国藏“双胞胎”金书《法华经》卷首画研究——兼论南宋佛画的跨文化传播与媒介转化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 专 题 研 究 | 施 晓 琴
artmsyj@163.com
| 当 代 美 术 | 施 晓 琴(展览评介、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 近 现 代 美 术 |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 外 国 美 术 | 靳 浩
artgwsx@163.com
| 文 萃 艺 荟 |靳 浩
artwcyh@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